[ 心得]新一代網路重度使用者到底在玩什麼

大約是在當學生的最後一年中~我從一個對網際網路有點興趣的人~

變成了重度使用者~其中一部分原因是Web 2.0相關的服務變多的原因~

雖說身為資工的學生~這是再正常不過了~

不過說重度其實是個模糊的形容~

因為我身邊有一堆玩技術玩的比我兇的人~

不過當我意識過來時~

我才發現~身邊的人就算知道一堆東西的存在~

但真正會去用的卻不多~而我卻因此把用這些東西變成習慣~

搞的有點資訊躁鬱症~

有那麼嚴重嗎?~咱們來看看你陷入網路的世界有多深~

RSS

這算是我陷入的主要原因~

簡單說RSS是個資訊來源的協定~它需要一個訂閱的工具,可以訂閱你關注的網站~

當網站有更新的資訊他會把新文章的全文或摘要放在RSS,這時你的訂閱工具就可以去讀那份RSS~

告訴你網站更新囉~並且你可以利用訂閱工具直接閱讀這個文章~

讓你不用我的最愛在那點半天,還不知道那個網站更新過了沒~

這對於像是有一堆朋友有Blog~或是每天都有逛網站看有沒有新資訊的我來說~

真的是如虎添翼~

也因此養成我會隨手去點一下我的RSS訂閱器(SharpReader)的習慣~

喜歡Blog勝於手寫日記

手寫的實在太麻煩,要放圖不行,不能連到別的文章,不能與別人分享...

如果你是像我有這種感覺的人~

我想你應該會喜歡寫Blog~

不過我想重度使用者並不完全跟我一樣~

也有另一部份自己寫的不多~但喜歡看朋友或是別人的Blog~

也因此會需要上面的RSS

  • Blogger Google收購的Blog服務,可以客製的功能很多~卻也因此難入門
  • Spaces Live 微軟的Blog服務,因為跟Live Message結合而使我想用它
  • Yahoo!奇摩部落格 Yahoo的,基本上該有的功能也都有
  • 無名小站 說是台灣的奇蹟~近來卻因為行政問題鬧出許多問題
  • Yam天空 一直做的不差卻也沒有亮眼的台灣Blog服務~不過近來小動作頻頻~讓人期待
  • PIXNET 痞客邦 跟無名一樣從相簿開始
  • StreetVoice 許多藝術創作者聚集的Blog

搭配其他程式的網路服務

像是利用MSN、Google talk等軟體來公佈一些自己的事~

如Twritter、巴布、iSay...等

讓別人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或想什麼事~

或是用MSN或Email訂閱RSS等服務~

我自己會用MSN來發巴布的訊息同步到Twritter,

還有用MSN配合MyIcon的iSay來收別人留給我的訊息~

逛書籤網站

我覺得書籤網站是互動性需要很高的服務~

雖然就我觀察在台灣真的會花很多時間在收藏書籤的人比例其實不算高~

不過這樣的網站可以讓我滿足想看看別人

挖到什麼好文章、有什麼新資訊、好笑的影片~

所以逛逛這樣的網站或訂他的RSS也可以挖到不少好東西~

  • HEMiDEMi 台灣打前鋒的書籤網站
  • funP 用不同概念在經營的書籤網站
  • MyShare 智邦的書籤網站
  • Search 2.0 Pchome新推出的書籤網站

用網站服務取代應用程式

自從Web 2.0與AJAX等東西的出現,

網路上出現許多好用的服務,

有許多服務甚至足以取代現有的本機應用程式~

因此幾乎都掛在網路上的人就開始能不安裝的程式就不安裝,

用網路上的服務取代~

像是Word、Excel、FontPage、Outlook、行事曆、地圖、字典的取代品

而其中又以Google推出或收購的服務目前佔了大部分~

喜歡嘗試新服務、有的沒的小玩意

當陷入到一個新資訊躁鬱的狀態後~

就會開始出現新的症狀,

就是覺得別人的資料已經不足以彌補躁鬱帶來的急躁感~

就會開始自己挖東西~也就會開始玩些有的沒的~

不知不覺用掉一堆時間~


例如一開始會在自己的Blog動手腳,

開始找些有的沒的小玩意放在自己的Blog~

像是小寵物、外掛等~

然後進一步看到別人介紹或是自己逛到的網路服務或是小工具~

就會想去試一試~

然後更進一步會思考自己能怎麼用這些服務~

甚至自己用一些方式來組合服務~

下面列出與一堆服務相關的教學與文章~

結語

我大致上列了一些我覺得Web 2.0時代重度使用者的特性~

並且把一些我覺得滿經典的網站相關文章連結列出來~

我自己覺得當個重度使用者的壞處就是花太多時間在網路上逛了~

至於當個重度使用者的特性是否只有這些~

那就如同Web 2.0一般~只會不斷進化~

但花在電腦前的時間就是重度使用者的指標~

如果你要說重度使用者是御宅族~我想這就看怎麼定義了~

維基百科中就有提到台灣的御宅族定義與日本已經不同了~

像我這樣花一堆時間在電腦與電視前的人就算沒到很嚴重的程度~

也算是危險群了~


我只能勸勸跟我一樣危險的人~

如果可以~好好規劃自己再電腦前與起來動一動的時間平均一點~

有空多往外面走吧~多接觸實際的人吧~

RSS合併效果比較(RSSMixer與Yahoo Pipes)

最近看到了一篇Werboy寫的究極RSS合體術!不管你有多少個RSS,全部幫你合而為一 - RSSMixer

介紹到一個新的RSS合併網站-RSSMixer,專門讓大家能把自己很多個RSS併成一個RSS~

其實這個功能我在管你有幾個Blog,就是要你的最新資訊(Yahoo Pipes+FeedBurner)這篇就有用Yahoo Pipes達成過~

這樣的功能能讓有多個Blog、有Twritter、或是其它服務而有很多個RSS的人~

可以將RSS合併~讓使用者可以一次訂閱你的最新資訊~

當然如同Werboy談到的~也可以把一堆人的RSS或是一堆網站的RSS合併起來方便訂閱~

但我玩了一下RSSMixer後(玩的結果),發現了一些細節上的結果差異~

既然已經有人寫了使用教學~那我也不重複了~

以下就來談談這兩者的差異吧

Yahoo Pipes與RSSMixer的差異

其實這兩者因為方向的不同,所以如果拿製作方式的差異來比可能不是那麼公平~

不過就把RSS合併這方面來看呢~

  • 製作方式的差異
    因為RSSMixer玩全專注在合併這方面,所以使用者就輸入要合併的RSS網址就好了,沒有多餘的東西~
    而Pipes除了合併外,還要加上以日期排序等元件~製作起來步驟比較多~
    而且RSSMixer不用登入就可製作
  • 管理差異
    雖然RSSMixer不用登入就可製作,可以讓使用的時候少掉註冊等事~
    不過確也犧牲掉讓使用者能管理維護自己的RSS功能~所以以後如果要修改就要重建一個RSS了~
    但Pipes原本就可能讓大家修修改改~所以沒這個問題~
  • 網址差異
    Pipes所輸出的結果網址很複雜~
    而RSSMixer則用妳輸入的名稱的英文與數字來產生一個簡短的網址~但如果是全中文名稱則會出現一個亂數的數字的樣子當網址~
  • 篇數差異
    如果按照我的教學用Pipes來合併RSS,基本上如果每個RSS有20篇文章,3個RSS合併後的RSS就會有60篇文章~
    當然~因為Pipes可以客製化的能力比較多,用Operator的【Truncate】元件就可以指定最後輸出的篇數限制~
    而RSSMixer則預設就是25篇了~
  • 內容差異
    基本上Pipes會直接把你的RSS內容輸出~但RSSMixer就我的觀察它好像隱藏掉HTML的內容~
    例如下面這張圖,同樣一篇原本有圖的文章,經過RSSMixer後就沒有圖了,換行也消失~
  • 結果呈現差異
    Pipes在解果呈現時,讓大家可以選用RSS訂閱、My Yahoo、Google、Bloglines...等~
    而RSSMixer另外提供了Apple Dashboard Widget、Web Widget、iPhone等方式來訂閱
    其中的Web Widget是讓你可以用Html與Script放在網站邊邊來呈現結果的功能~不過我覺得這只是加一點語法來呈現RSS~

總結

就複雜度來說,RSSMixer當然是簡單許多~

但為了以後還能修改RSS的來源,我還是會用Yahoo Pipes~

不過現在的RSSMixer還只是Prototype v0.1~

很難說現在的功能就會是以後的功能~

如果只是想很快的合併RSS的話~不妨去玩玩看RSSMixer~

你會發現原來RSS一點也不難用~

BlogLive使用感-還早勒

話說Yam天空推出BlogLive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

簡單說就是個裝可愛的RSS線上訂閱器~

當然~這麼說可能有點貶低它了~

因為它可是自稱是個擬人化的部落格呈現方式~

BlogLive簡介

上面那個有東西跑來跑去的就是他的畫面~

它能讓使用者將自己有興趣的Blog或是新聞等資訊~

藉由RSS的方式新增到自己規劃的園地~

如果這個RSS的擁有者在BlogLive認證過他的RSS,並且未他的RSS設定了一種可愛的角色~

這時你訂閱了他的RSS就會看到那個小動物在那跑來跑去了~


BlogLive既然搞出了這麼個可愛的表現方式~

自然就可以讓大家把自己訂閱的東西嵌入在自己的Blog上面~

增加自己的Blog熱鬧程度~


介紹過BlogLive~如果你對他有很高的期望~

進去玩後我有點擔心你會失望~哈哈哈~

怎麼說呢~

BlogLive還有點陽春

我對他的認證方式是沒什麼意見啦~

就是發一篇文章~放上它的認證碼~

他去讀你的RSS就能確認這個RSS是你的了~

但目前的功能實在有點陽春~

Mr. 6稱它是直覺式Web 2.0或許有些過早~

要訂閱RSS可以手動輸入、或是用OPML匯入的方式~

然後呢?

首先會發現一件事~他只支援RSS~不支援Atom~

這對非重度使用者的人來說會不知道為什麼有的人的Blog它訂閱不了

再來就是功能還不完整~

現在而言~只是個如同給Blog當外掛的小玩意~

實用性不高~

Blog有新文章我也看不出來~

連個搜尋的能力都沒有~

如果我想藉由他達到像是社群等功能~

就會發現要找朋友都不容易~


熱門訂閱或是新朋友的資訊實在太少~

想多看幾篇也不行~

也沒有今日熱門或是輪撥的機制~

如此一來~他就只能當個小工具~

而不能達到比較大的應用~

總結

我談這些不是在唱衰這個服務~

而是希望他這個實驗性的服務會越來越完整~

BlogLive也確實讓大家看到了一些新的作法~

當然也希望大家無聊時去玩玩看~

也歡迎大家訂閱我的RSS

讓我的貓咪在你那跑~呵呵~

相關文章

[記事]2007電腦應用展

今天下午去逛了逛電腦應用展~幫我二姊買印表機~

 

順便逛逛看有什麼好東西~

 

首先~我進到展場後~逛了逛~發現這回的展場走道感覺比較寬些~

整個世貿一館的一樓都是展場~我想這是這回能有這麼多廠商~卻也還算寬敞的原因~

 

已經很久沒這樣規劃了~記得以前也有過這樣的規模~

不過近年來類似的展次變多~即便有時會有一三館一起~不過我倒覺得這回比較好逛~

 

逛到相機區~遇到社團的好友-小葵~想想這些年來越來越少聚聚~

以前大家動不動就聚在一起聊天玩樂~現在能碰上個一次都只能說是幸運了~

 

這回展場中還有我們學校的參展~另外還有許多機器人參展~

不過我懷疑有多少是台灣人自己做的~我真的覺得台灣人空有許多技術與資源~

不過不能馬上獲利的事卻做很少~得好好加油才行呀~

 

順道一提~電腦展一直都是攝影師的最愛~

這回也不例外~看到一堆砲筒一直拍~

有趣的事~好多攝影師都好高唷~他們一站在最前面一直拍~

我們後面的人都看不到了~~~矮一點的攝影師夾在中間隙縫或手拿的老高的拍~

還有聰明點的~直接拿梯子架在那拍...真不知是不是該說太敬業了~

為Neogadget加上標籤雲與簡單的圓角(Blogger Template)

經過兩天的時間,我算是把網站的第一次CSS改版改好了~

我並不懂CSS,也不懂Blogger的樣板怎麼做~所以邊弄邊摸索~

其實大致上整個樣版是從阿倫(真是多倫~)Blogger的新選擇-Neo template 裡面提到的Neogadget所修改而來~

這個樣版的特色就是它運用AJAX來存取文章~所以感覺很順暢~

而我將這個基本版型下載後又參考

Setup and configuration for New Blogger Tag Cloud / Label

加上標籤雲的部分,讓我一堆標籤不會看起來很怪~

然後順便試試把Google產生的圓角套用到這個樣板中~參考

挖掘Google隐藏的超强圆角效果 by. Ken Wong

(雖然套用的方法是自己想出來的~可能不是正規的CSS方式)

以下是我的動作紀錄

直接下載

基本上我只有小做修改~如果你懶得看下面的步驟~也可以直接下載最後做完的結果

套用Neogadget

  • 備份目前的樣板與相關設定
  • 至Neogadget的安裝方法去下載中文模版中文Neo.js
  • 將中文Neo.js(neochinese.js)以記事本另存為UTF-8後(因為我不想用Big5),丟到網路空間去(我是丟到Google page creater)
  • 然後到Blogger的管理畫面,上傳套用中文模版,藉由修改範本的方式修改這個範本(要記得勾選【 展開小裝置範本】,不然會找不到一些Tag)
  • 找到原本的樣板中的【neochinese.js】網址,改為自己上傳的網址,並把語係改為utf-8,如
    <script charset="utf-8" language="javascript" src="http://自己的網址/myneochinese.js"></script>

標籤雲的套用

  • 找到【]]></b:skin>】,將下面的程式加到【]]></b:skin>】之前
    /* Label Cloud Styles
    ----------------------------------------------- */
    #labelCloud {text-align:center;font-family:arial,sans-serif;}
    #labelCloud .label-cloud li{display:inline;background-image:none !important;padding:0 5px;margin:0;vertical-align:baseline !important;border:0 !important;}
    #labelCloud ul{list-style-type:none;margin:0 auto;padding:0;}
    #labelCloud a img{border:0;display:inline;margin:0 0 0 3px;padding:0}
    #labelCloud a{text-decoration:none}
    #labelCloud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labelCloud li a{}
    #labelCloud .label-cloud {}
    #labelCloud .label-count {padding-left:0.2em;font-size:9px;color:#000}
    #labelCloud .label-cloud li:before{content:"" !important}
  • 在【]]></b:skin>】之後但在【</head>】之前加入下面這段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 Label Cloud User Variables
    var cloudMin = 1;
    var maxFontSize = 20;
    var maxColor = [0,0,255];
    var minFontSize = 10;
    var minColor = [0,0,0];
    var lcShowCount = false;
    </script>
  • 然後用下面這段Code取代原本的【<b:widget id='Label1' locked='false' title='Labels' type='Label'/>
    <b:widget id='Label1' locked='false' title='標籤雲(點選後看上面)' type='Label'>
    <b:includable id='main'>
     <b:if cond='data:title'>
       <h2><data:title/></h2>
     </b:if>
    
     <div class='widget-content'>
     <div id='labelCloud'/>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 Don&#39;t change anything past this point -----------------
    // Cloud function s() ripped from del.icio.us
    function s(a,b,i,x){
         if(a&gt;b){
             var m=(a-b)/Math.log(x),v=a-Math.floor(Math.log(i)*m)
                }
         else{
             var m=(b-a)/Math.log(x),v=Math.floor(Math.log(i)*m+a)
             }
         return v
      }
    
    
    var c=[];
    var labelCount = new Array(); 
    var ts = new Object;
    <b:loop values='data:labels' var='label'>
    var theName = &quot;<data:label.name/>&quot;;
    ts[theName] = <data:label.count/>;
    </b:loop>
    
    for (t in ts){
        if (!labelCount[ts[t]]){
              labelCount[ts[t]] = new Array(ts[t])
              }
           }
    var ta=cloudMin-1;
    tz = labelCount.length - cloudMin;
    lc2 = document.getElementById(&#39;labelCloud');
    ul = document.createElement('ul');
    ul.className = &#39;label-cloud';
    for(var t in ts){
       if(ts[t] &lt; cloudMin){
          continue;
          }
       for (var i=0;3 > i;i++) {
                c[i]=s(minColor[i],maxColor[i],ts[t]-ta,tz)
                 }     
            var fs = s(minFontSize,maxFontSize,ts[t]-ta,tz);
            li = document.createElement(&#39;li');
            li.style.fontSize = fs+&#39;px';
            li.style.lineHeight = &#39;1';
            a = document.createElement('a');
            a.title = ts[t]+&#39; Posts in &#39;+t;
            a.style.color = &#39;rgb('+c[0]+','+c[1]+','+c[2]+')';
            a.href = 'javascript:fetchPosts(&quot;'+encodeURIComponent(t)+'")';
            if (lcShowCount){
                span = document.createElement(&#39;span&#39;);
                span.innerHTML = &#39;('+ts[t]+&#39;) ';
                span.className = &#39;label-count';
                a.appendChild(document.createTextNode(t));
                li.appendChild(a);
                li.appendChild(span);
                }
             else {
                a.appendChild(document.createTextNode(t));
                li.appendChild(a);
                }
            ul.appendChild(li);
            abnk = document.createTextNode(&#39; ');
            ul.appendChild(abnk);
       }
     lc2.appendChild(ul);   
    </script>
    
    <noscript>
       <ul>
       <b:loop values='data:labels' var='label'>
         <li>
           <b:if cond='data:blog.url == data:label.url'>
             <data:label.name/>
           <b:else/>
             <a expr:href='data:label.url'><data:label.name/></a>
           </b:if>
           (<data:label.count/>)
         </li>
       </b:loop>
       </ul>
    </noscript>
       <b:include name='quickedit'/>
     </div>
    
    </b:includable>
    </b:widget>
  • 這樣就可以把標籤雲套用在這個AJAX的樣版囉~

套用圓角

  • 將header的色彩稍微調整一下
  • 在header的背景色變數【headerBgColor】下面加上兩個顏色變數
     <Variable name="headerDescBgColor" description="Page Header Desc Background Color"
              type="color" default="#336699" value="#5E0000">
    <Variable name="headerBottomBgColor" description="Page Header Bottom Background Color"
              type="color" default="#336699" value="#660000">
  • 將Header的Style定義修改如下
    /* Header
    ----------------------------------------------- */
    #header-wrapper {
     margin:0;
     padding: 0;
     background-color: $headerCornersColor;
     text-align: right;
    }
    
    
    #header {
     width: 890px;
     margin: 0 auto;
     background-color:$headerBgColor;
     color: $headerTextColor;
     padding: 0;
     font: $headerFont;
    }
    
    h1.title {
     padding-top: 20px;
     margin: 0 10px .1em;
     line-height: 1.2em;
     font-size: 100%;
    }
    
    h1.title a {
     color: $headerTextColor;
     text-decoration: none;
    }
    
    #header .description {
     background-color:$headerDescBgColor;
     display: block;
     margin: 0 0px;
     padding: 0 0 5px;
     line-height: 1.4em;
     font-size: 50%;
    }
    
    
    b.header-bottom {
     display: block;
     padding: 0;
     margin: 0 auto;
     height: 20px;
     overflow: hidden;
     background: $headerBottomBgColor url("http://google.com/groups/roundedcorners?c=660000&bc=e6e6e6&w=20&h=20&a=bl") no-repeat left top;
     width: 890px;
     text-align:right;
    }
    span.header-bottomright {
     display: block;
     height: 20px;
     background: url("http://google.com/groups/roundedcorners?c=660000&bc=e6e6e6&w=20&h=20&a=br") no-repeat right top;
     width: 890px;
    }
  • 這樣標題就有圓腳了~

結論

上面是我覺得大家可能會需要的~

另外就是加上一些功能~我自己還有用到~我想可能不是人人都需要每個功能~

而且下面這些作者也說明的很清楚了~有需要的人請自行參考囉~

雖然這次大至上碰過Blogger Template~

不過果然CSS沒人帶入門~

還真是難懂的東西~到現在我還一頭霧水~

第一次專利接觸

剛才跟專利事務所的談過~

這回寫專利真讓我體會專利的幾個重點~

雖然下面幾個體驗~感覺很直覺~

但實際撰寫起來~就會發現真的不是那麼容易~

很多東西都要靠資料的收集與經驗的累積才能判斷自己所需強調的東西在哪~

不然即便寫的一大堆東西也都是白搭~

保護的內容

以軟體的專利而言,通常是以系統與方法的創新為主~

所以最終會以系統來描述發明所建立的東西~

項目描述

基本上描述系統與系統內的項目,由大到小是

系統/裝置→模組→單元

系統內可再包含系統,裝置與系統的大小是差不多的

先前技術

以目前市場進況與遭遇問題的描述為主~

發明內容

解決方法的重點描述~

實施例

以詳細的方式進行實作方法的描述~

能夠詳細點的話,當有人想推翻你的實作可能便不可成~

專利範圍

範圍不能劃太大~劃太大容易與別人的專利起衝突~

但也不能劃太小~範圍寫的過詳細能保護的東西也不多~

所以範圍的拿捏要恰到好處,描述的範圍以創新的重點為主,其他附屬的周邊如果要描述,則以附屬項額外描述

圖式

每個項目之間盡可能連線以表示之間的關係

相關連結

這裡是關於技術的手札~

也歡迎大家到

倫與貓的足跡



到噗浪來

關心一下我唷!
by 倫
 
Copyright 2009 倫倫3號Beta-Log All rights reserved.
Blogger Templates created by Deluxe Templates
Wordpress Theme by EZwpthemes